国有资产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安全、完整与高效运营关乎国家利益与经济发展大局。据国务院国资委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国有企业闲置及低效土地、厂房等资产规模超万亿级。然而,随着资产规模持续扩大、形态日益多元、分布更加广泛,国有企业的资产监管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监管痛点。
主要问题:
(1)监管盲区与真空地带问题突出。因技术滞后、管理链条长及区域能力差异,大量低效、闲置或偏远资产长期处于“看不见、管不着”的失管状态,导致资源浪费,并易引发侵占、违规使用或损耗,加剧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2)信息孤岛与数据碎片化现象普遍。资产台账、合同、权证、财务、运营数据等核心信息分散于各部门的不同载体或互不连通系统中。数据壁垒使得资产全貌难掌握、信息滞后且不统一,严重阻碍协同管理与动态监管。
(3)监管协同与效能存在瓶颈。纪检监察、业务管理、财务审计等部门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流程衔接不畅问题。传统模式下风险线索传递慢、核查效率低、处理难追踪,难以形成监督合力,整体监管效能受限。
对策建议:
(1)厘清监管边界,以权责穿透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建立责任清单,明确每项资产的责任主体,通过绩效挂钩机制压实监管责任。将监管要求和目标嵌入企业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体系及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清晰界定各层级在监管中的权责边界及协同机制,权责穿透覆盖集团总部至基层末梢的全部产权与管理层级,消除监管盲区。
(2)摸清国企资产底数,建立统一化管理经营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分散在各部门、各区域的动态资产台账,动态记录并更新资产档案、合同、权证等数据,破除“信息孤岛”,形成覆盖资产现状(如位置、规模、权属)、核心问题(如闲置原因、法律纠纷)、管理责任主体的“三张清单”,同时打通经营层面数据,整合财务、合同等模块线上化管理。
(3)健全风险防控制度机制,切实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建设能够支持掌握全局、动态分析和风险管控能力,动态监测风险集中领域和高发子企业,实时追踪整改进度,增强止损追损实效和风险防控能力。比如,成都城投优联科技有限公司“松萝资管”风险预警管理平台以及国有资产数字大屏,基于风控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可视化动态监管与灵活预警机制,为国有企业纪检部门及业务部门提供贯穿资产运营管理全流程的风险预警体系支持。
依托成都城投优联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有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为企业提供涵盖资产管理、资产经营、客户关系及决策管理四大板块为一体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国有资产全场景、全流程管控的数字化体系,提升资产的运营效能。
扫码关注松萝资管公众号,获取更多资产管理干货
扫码关注松萝资管服务号
获取更多干货内容/留言互动